南怀瑾老师少年“偷学武功”的经历给予
广大武术爱好者们的启示
撰文|道炁长存
钟云龙道长指导同门道友武当太极拳
笔记
PAGE
据南师回忆,早在上世纪20年代,那时他还是个血气方刚、对武林、武功和大侠充满好奇、敬仰和向往的青少年。因为这个大侠情怀,他常托人到上海买了很多的武功“秘籍”。
1小故事
那时因为年轻,胆子也大,有次他在二楼偷练武功,竟将双脚倒挂在屋梁上,当自己梦想着侠客在梁上、屋顶飞檐走壁时,忽然一不留神,从上面摔下来,这个响动惊动了楼下的父亲。
他父亲上楼一看到南师的摔倒在地上的狼狈相,就知道他在偷练武功,但没有马上去扶,只是问他受伤了没,确定没什么事,等他自己站起身后,这位慈父扎起长袍,给南师比划了几下,这时南师才发现自己的父亲原来武功还很好。他父亲语重心长地跟南师讲:“照书上练是学不会的,你要有专门的老师教才行!”

父亲认真地问南师:“你真想学武功?”南师自然说是。不过中国人历来有个不成文的规矩,就是“易子而教”——练武术,搞实战对练,亲子之间不好下狠手,所以得换个老师教。于是他的父亲就为他找了一位当地有名的给人看病的医生朋友。这位医生平时是不肯轻易教人的,既然是要好的老朋友相托,自然不敢推脱怠慢,于是他还另外物色、组织村里的一些小伙伴和南师一起学——营造良好的学武氛围。这个儿时的经历让南师受益匪浅而且终身难忘。
2启迪
①初入传统武术之门,首先要有好的启蒙老师,这一点就连钟云龙道长都是深有体会的;
②在武术启蒙阶段,纯粹照着书上练武功,想要练好几乎是不可能的,搞不好容易练坏了身体;
③习武先学做人,也即武德是要放在第一位的,老一辈有使命感的武术家宁愿武学失传了,也不轻易传人;
④常年自己练自己的,没有师兄弟之间的相互配合、提升的整体氛围那是不行的。
⑤武术同行的有益推荐在很多时候都是非常有必要的;
⑥青少年时期,他们的模仿力、体力、记忆力等都是非常好的,故业界一般推荐14~25岁的年龄练习最佳;
⑦人要是突然摔倒了,旁边的人不能马上去扶,更不能去帮忙拍拍背,否则被扶者极容易受伤。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非常有用的经验之谈,希望广大学武之人都要牢记。

钟云龙道长的启蒙恩师江西岳家拳师谈运业师父(左一)
|